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,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,亚洲AV电影天堂男人的天堂,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

News新聞

業(yè)界新聞動態(tài)、技術前沿
Who are we?

您的位置:首頁      運營推廣      騰訊第二號人物內部演講:微信面臨著社會化的三大挑戰(zhàn)

騰訊第二號人物內部演講:微信面臨著社會化的三大挑戰(zhàn)

標簽: 發(fā)布日期:2016-11-01 00:00:00 920
手工羽毛扇網站如何憑借傳統(tǒng)工藝傳承擴大流量?同行都是怎么做的?

10月31日消息,騰訊微信事業(yè)群近日召開了年度管理團隊領導力大會,微信創(chuàng)始人張小龍邀請張志東做了演講

標題:騰訊第二號人物內部演講:微信面臨著社會化的三大挑戰(zhàn)

來源:產品瘋人院(微信號:byrcpfry)由互聯網的一些事(微信號:imyixieshi)整理合成

QQ號為10002的男人

提起QQ、微信,幾乎無人不曉,騰訊更是亞洲市值第一的企業(yè)??墒?,很少人知道,在騰訊這個“社交航母”的背后,不僅僅只有馬化騰,還刻著一個人的名字,那就是張志東。眾所周知馬化騰的身份QQ號為10001,而張志東的身份QQ號為10002!

1477997349-7582-2268122-39603c93c7181402

?

張志東生于1972年,騰訊創(chuàng)辦人之一!騰訊高級副總裁兼科技總裁,1993年取得深圳大學理學學士學位,并于1996年取得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應用及系統(tǒng)架構碩士學位,在1999年因為理念和追求的志同道合,也讓他跟同窗4年的摯友馬化騰一起創(chuàng)辦了“騰訊”!

而作為騰訊第二號人物小T張志東,騰訊產品的架構者,除了馬化騰之外最有話語權的人物,卻極少暴露在聚光燈下,在互聯網上可搜到的關于Tony的文章報道屈指可數,他雖位高權重,能力過人,被尊稱為“大師兄”,卻甘當“馬化騰背后的男人”,一直默默付出,為騰訊的產品勞心勞力,這一做就是十幾年。

馬化騰的低調都讓很多人驚訝,然而張志東卻更為低調!

一位前騰訊老員工說,曾經在一次活動上,Tony和其他企業(yè)家坐一起,卻沒人認得出他來,直到Tony上前一位位地派名片,向賓客自我介紹的時候,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他是騰訊的二當家。他就是這樣一個人。

1477997350-3691-2268122-5daa57d4f0250997

?

其對物質上的追求極低,在騰訊壯大后,他的財富一度達到605億!Tony為人低調,不愛顯擺,一直開著一輛十分不起眼的小車。以至于騰訊流傳著這么一個段子:Tony一直開著寶來。忽然有一天,同事們奔走相告:Tony終于換車了,Tony終于換車了。于是有人激動地問:換的啥車?回答:一輛新寶來!

“互聯網最牛逼的架構師”

Tony是技術人員出身,在年輕時代就是一位技術大牛。即使放大到當時深圳整個計算機牛人圈子里面,Tony依然是其中的翹楚。QQ產品的架構是他在1998年所設計的,歷經十多年,QQ用戶數從之前設計的百萬級到現在的數以億計,整個架構還在適用,真的難能可貴,甚至說不可思議。被人尊稱為“互聯網最牛逼的架構師”。

1477997351-7502-2268122-35e45d0df930cc5e

?

據騰訊內部人員介紹,他除了在即時通訊基礎構架上做了巨大貢獻外,在微信,以及其他產品層面同樣貢獻巨大。

10月31日消息,騰訊微信事業(yè)群召開了年度管理團隊領導力大會,微信創(chuàng)始人張小龍邀請張志東做了演講。張志東表示,微信的活躍用戶過了8億,這是很重大的里程碑。同時他還指出,微信事實上還有不少Bug。

如下為張志東最新內部演講

轉載自產品瘋人院(微信號:byrcpfry)

感謝小龍的邀請,今天過來參加WXG的會議,談一下我對公司的產品對社會影響上的一些思考。

我兩年前離任公司管理層, 不再參與公司的業(yè)務,除了學院(產品君注:騰訊學院,騰訊公司內部分享平臺)的事務之外,我主要有兩個關注點,其一是公司的公益產品,其二就是公司產品對社會所造成的影響。微信是關注最多的產品, 因為它對社會深層次的影響最大。

>>>向 WXG 的同事們致敬

8月份看到了公司發(fā)布的2季度財報,公布了微信的活躍用戶過了8億。這是很重大的里程碑,我這里想向WXG的同事們表示敬意。

>>>向微信團隊的產品精神致敬。

微信團隊把握住了移動時代的開啟,在5年多的時間里,團隊一直在堅持克制和優(yōu)雅;在商業(yè)化上,團隊也在堅持優(yōu)雅自然之道,在大型組織里,在商業(yè)化過程中同時堅持理想,尤其不易,大家做的很棒,為小伙伴們的5年如一日的堅持而自豪。

>>>向微信團隊的技術精神致敬。

在優(yōu)雅的產品背后,必然有著無數技術團隊的智慧和汗水。比如每年的除夕夜,全國人民一起歡度春節(jié),高峰時間,用戶一分鐘就可以在微信里收發(fā)10億條消息,拆開2000萬個紅包,用戶給技術團隊開年第一天就送份見面禮----先來一次海量技術考試。因為技術團隊的無數努力,微信才可以給8億的用戶提供值得信賴的服務。

>>>社會化的巨大挑戰(zhàn)

致敬之后,我想談談挑戰(zhàn)。這個挑戰(zhàn),還不是產品、技術、或者商業(yè)化的挑戰(zhàn),而是社會化的挑戰(zhàn)。微信過了6億用戶,我感覺就已進入了一個對社會影響的深水區(qū)。這和1億的時代已存在巨大的差異。

>>>1、挑戰(zhàn)一:“老鳥時代” VS “菜鳥時代”

1億用戶的時候,那些是在互聯網上久經考驗的人群,網絡用語可以稱之為“老鳥”, 他們從PC時代就開始使用互聯網,他們的特點是眼明手快,經歷過網絡上形形色色的洗禮,具有很強的信息辨別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。 對于“老鳥”來說,優(yōu)秀的互聯網產品,就能很好的滿足他們的需要,讓他們的生活如魚得水。

但微信發(fā)展到6億用戶之后,用戶群開始接近中國總人口的社會的復雜度了,三四線城市、中老年用戶、縣城用戶、農村用戶,移動網絡對于他們是驟然打開的新世界,他們基本上是互聯網上的“小白兔”或“菜鳥”, 缺乏PC時代的互聯網的洗禮,自我保護能力也比較弱。

在PC互聯網時代,“老鳥”們已經習慣了網絡的虛擬性,QQ卡通頭像,nickname等等,虛擬和現實之間,有著天然區(qū)分感的鍛煉過程。而微信從誕生第一天起,就是一個基于手機通信錄的“真實世界”,“菜鳥用戶” 和“小白兔用戶”嚴重缺乏對互聯網的辨別和自我保護意識。

相信微信團隊的同事們,已經對這樣的變化,有了很多實戰(zhàn)的經驗。我這里提一個希望,希望年輕的同事們,除了產品思維之外,還要大力強化 “社會化” 思維。 將社會各人群和階層的復雜性,作為主要的研究課題。 對這種變化還要更加敏感。

這里舉幾個社會化的思考視角。

>>>思考1:對“人際過載” 的思考

在PC時代,有一個理論說 sns社交的人際寬度是150人。也就是說,人們的精力可以處理150人左右的人際關系,會讓人感覺愉快而不至于過載。微信在4年前,朋友圈做出了一個很精妙的產品設計,讓朋友圈很巧妙的融合在手機IM之中,拓寬了150 這個數字限制,朋友圈也獲得了高速的成長。

然而,隨著用戶基數擴大,人際關系的復雜度也在急劇擴大。原有的巧妙設計,也已面臨很大“人際過載”的社會問題。

很多人際關系廣泛的商務人士,已經遇到 “過載”的尷尬。見過一些過千人朋友的重度用戶,幾乎每隔幾分鐘,朋友圈就有新Push下來;也見過一些朋友,因為朋友圈的人數過多過雜,變得小心謹慎,不敢說真話甚至不敢發(fā)朋友圈。

微信雖然已有一些自定義的分組及權限管理的措施,但還是不夠優(yōu)雅,并未能很好解決這個問題。人際過載會帶來很大的壓迫力,需要微信團隊,更多從社會角度層面的思考和創(chuàng)新。

>>>思考2: ?對“內容過載” 的思考

公眾號是微信一個重大的創(chuàng)新,給用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內容獲取和服務獲取的體驗,也給內容供應者和服務供應者帶來了一個全新的生態(tài)。微信認證、原創(chuàng)標識、閱讀打賞,等重要的配套創(chuàng)新,體現了團隊對內容生態(tài)的思考和探索步伐。

我在訂閱十來個訂閱號的時候,每日一條推送的體驗是很愉快的。但是,當我有大幾十個,上百個訂閱號的時候,我就陷入了 “內容過載”。

過載讓人產生不愉快的感受,紅點密集讓人產生焦慮和失控感。 貪多是人性的弱點,雖然微信早就有右劃退訂的功能, 但依然不足以體驗平衡,用戶還是很容易被人性的弱點帶入坑里。 微信這里還需要更多友善的創(chuàng)新, 幫助用戶擺脫這種不愉快處境。

>>>思考3: ?小白兔的免疫思考

因為微信的公眾平臺, 內容的傳播速度和傳播的形態(tài), 有了很巨大的改變。 優(yōu)質誠信的公眾號,獲得了很不錯的發(fā)展,這對內容業(yè)界是很好的基礎設施。

公眾平臺的火爆, 也有許多的公眾號運營者, 本身并無足夠內涵,只是利用人性的弱點來運營。 如何幫助小白用戶在過程中提升鑒別能力,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。

舉個例子,我有文化水平不低的長輩,但他們依然還是網絡“小白兔”。在親人的微信群里,長輩們經常轉發(fā)一些明顯夸張的養(yǎng)生文章。他們還會說,“這是微信上說的?!?/p>

這句話是什么意思? 這些“小白兔”在辨識一個公眾號的信用上,遇到困難。公眾號名字可能叫做“ XX健康之寶”或者“ YY養(yǎng)生之道”。

在用戶1億的時候,問題不尖銳,老鳥具有很強的辨識能力;但到了8億用戶的時候,即使有了企業(yè)認證,有了舉報和處罰,但依然遠遠的不夠。這個公眾號背后,信用有多少,信用能否可視化? 能否讓“小白兔”在他的文章里一眼就能識別?

在洶涌的數字化社會的大潮中, 如何能幫助“菜鳥”和“小白兔”們,不會被劣幣誤導,如何讓他們正向的增強數字化時代的常識,提升免疫能力,如何能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? ?這是特別需要我們關注的問題。我們的公眾號增長的很快,在增長速度的背后,我的解讀是:這里的責任重大。

>>>思考4,故障和社會恐慌

作為社會基礎設施,最近兩年來,微信的幾次技術故障,造成了用戶“恐慌”,好幾次都還是PR團隊在微博、微信公眾號上發(fā)公告的傳統(tǒng)形態(tài)。我們還沒有做到,在產品UI上對用戶進行1分鐘的安撫。

打個比方,我們去銀行柜員機取錢, 遇到銀行系統(tǒng)故障,若柜員機能提示, 已知系統(tǒng)故障,正在修復, 稍后將恢復服務。用戶會很淡定。若柜員機上,啥也不說,就顯示登陸錯誤,那將會讓用戶造成恐慌,會害怕存款被盜。

微信作為一個早上起床第一個點擊的國民應用,有幾個場景如,登錄故障、群故障、朋友圈故障、支付故障,用戶容易受到驚嚇。會比銀行卡失效更恐慌,更容易 “懷疑人生”。會焦慮而恐慌,不斷關機重啟,甚至刪掉App重裝。

雖然我們有很優(yōu)秀的技術團隊,也已經實現了系統(tǒng)的各層面的多級健壯性,但故障總是難免的,需要我們把故障的透明告知,作為特別重要的產品體驗來設計和演練。目前還不夠自動化,還有不少環(huán)節(jié)依賴運營來反應。很多時候,技術團隊和運營團隊,估計故障人數是1%,總想看看能否很快修復,而耽誤及時告知。這種思維,也反應了我們對社會化視角的敏感度還夠到位。

>>>2、挑戰(zhàn)二:人性的弱點 ?VS ?數字化時代

數字化時代會放大很多倍人性的弱點。(這里推薦兩個有趣的小視頻,大家可以在youtube 上搜素一下Guiding hands 以及 social media guard)一家人在一起吃飯,卻各自低頭看手機,這已是移動時代很常見的情況。

刷存在感, 也許可以算是一種人性的弱點, 尤其在數字化的時代。 而我們的產品,可以如何更溫暖一些? ?比如提示一下 “您今天手指已經劃了1000下,建議放下手機去關心下家人”?

人性有很多與生俱來的弱點,社會也存在很多既有的矛盾和問題, 這些不是我們的產品帶來的; 但人性的弱點, 會在數字化時代信息過載時, 產生急劇共振, 從而放大對社會的影響。我們必須要仔細地去觀察社會,不斷的反思和自我批判。我們需要用智慧和創(chuàng)新, 去幫助社會降低這些陣痛和代價。

>>>3、挑戰(zhàn)三:社會化視角的遲鈍Bug

外界媒體人對微信比較有好感,批評會較為客氣,這容易讓團隊產生錯覺,容易讓我們自我感覺過于良好,而事實上,我們還有不少蠻遲鈍的Bug。

例如, Mac 微信2.0版本發(fā)布距離1.0版本隔了整整一年。足足一年的時間,一些很容易修改、但給人很不便的東東,團隊是視而不見。比如在27寸屏幕上,字體小而勞神累眼;比如,每次網絡斷一下,重現掃碼登錄后,空空如也的沒有了上下文。這些東東本是幾天功夫,就可以解決的疾苦,團隊卻忙得顧不上,為了憋大招,白白讓用戶眼巴巴的等待一年。

例如,微信消息的導入導出能力, 還不如20年前小龍做的Foxmail Client。 對16G以下的手機用戶,經常遇到存儲緊張,微信遲遲沒有提供一個PC工具,讓用戶很方便從手機 dump 出某個時段的老數據。 微信的大群很熱鬧,每天產生大量的看過就可以丟棄的東東, 大群共用一個循環(huán)存儲空間, 和其他消息隔離空間, 16G的用戶出現存儲滿的郁悶也許就可以減少。 但估計我們的產品團隊, 人人都是64G/128G的手機, 感受的不夠強烈。

這樣的特性,產品團隊告訴我,“他們早有計劃,只是沒有放在高優(yōu)先級,在版本排期容易被其他更急的功能所延誤,上面這些特性需要若干時間會完成 ”,公眾號平臺也有不少同類的遲鈍例子。

一方面,我們年輕的團隊都很敬業(yè),每天很忙碌,忙的不可開交。另一方面,好些幾天功夫就可以緩解的民間疾苦,我們卻又是顯得很不夠敏感。

我個人的感覺, 團隊這里存在一些對 “社會化”的重要性缺乏敏感的Bug。我們年輕的總監(jiān)們,更喜歡長時間的憋大招,渴望打造出令業(yè)界驚嘆的特性,而對于這些短周期、技術含量不高的民間的痛點,總監(jiān)們會被各種任務、各種原因而延誤很久很久。

小龍早上的關于敏捷精神的分享非常好,我很贊同。在團隊成長變大,分工變細了之后,同事們容易沉浸在自己忙碌的工作中,即使看到其他部門的產品毛病,也容易因為跨部門跨團隊,而表達的太溫柔,太一團和氣,這會讓我們失去敏捷的力量。

微信團隊從5年前十來人的小分隊,迅速發(fā)展為過千人的大型團隊,如何保持小團隊的敏感,保持敏捷,需要在座對骨干同事有更多跳出來的精神。

>>>期待:產品精神+社會化視角+批判精神

微信團隊,在我看來,一直是一個充滿銳氣,很善于獨立思考的團隊。在用戶達到8億的時候, 期待微信團隊的年輕同事們,提升對社會性的敏感度, 希望微信內部,也有更強的內部批判精神。

電影《蜘蛛俠》 里有句臺詞提到,“能力越大,責任越大(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)”,借這個臺詞比喻一下,微信將會發(fā)展為數字社會的基礎設施, 做一個很好的產品,做一個很酷的產品, 這個理念對于微信團隊來說,已經不足夠。

8億用戶之后,其社會復雜度已是無前人經驗可借鑒的深水區(qū), 除了上面說的場景之外,還必然會有更多更深遠的數字化社會難題接連浮現,微信團隊面對社會化的挑戰(zhàn),會比5年前從零開始創(chuàng)業(yè)的挑戰(zhàn)更大,責任也更大。

期待微信團隊除了產品精神之外,融入更多的社會景深視角,放下團隊已經取得的成就感,心態(tài)歸零,在創(chuàng)建產品天地和業(yè)界生態(tài)的同時,還需要我們更多的智慧和更多的創(chuàng)造力,去緩解社會數字化大潮中的陣痛,成為真正靠譜和溫暖的基礎設施。

1477997351-6514-2268122-0d1e6dcb819290af

?

張志東最新內部演講,轉載自產品瘋人院(微信號:byrcpfry)

來源:互聯網的一些事(ID:imyixieshi)

專業(yè)的互聯網資訊、干貨自媒體,跟蹤分享報道國內外最新行業(yè)動態(tài),新鮮干貨!

網站:http://www.yixieshi.com/

投稿郵箱:tougao@yixieshi.com

本文鏈接: http://www.yixieshi.com/62177.html (轉載請保留)